首页 >> 臭蒿

冬瓜大王带领村民致富莲华柃

2022-07-12 17:14:53

“冬瓜大王”带领村民致富

每一年的夏天,增城小楼镇西境村都会出现翻晒稻谷的场景。每当此时,周志堂会一大早便到稻田中查看水稻的收成情况,并认真地记录患病害水稻的详细信息。发现病害较多,他就会去广州市农科院拿些抗病能力较强的新品种回来,以减少农户的损失。

这名熟知庄稼语言的农民,是小楼镇西境村的农技员、党支部委员周志堂,也是广州市增城绿篮子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。他锐意创新,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,先后获得小楼镇“创先争优”先进个人,增城区科普带头人,增城区、广州市、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。

周志堂1980年高中毕业后前往佛山南海打工。在离他工作不远的地方,有一个村种植的冬瓜产量很高,质量也特别好。周志堂便想:西境村的耕地多,不如回家尝试种冬瓜,说不定能收到不错的成效。

1990年,回到西境村的周志堂首先在责任田里试验种冬瓜。他一开始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,发现产量并不高。后来,周志堂从书中了解到一些农作物可通过人工授粉的方法来提高产量。于是,在冬瓜开花阶段,周志堂每天天没亮就到地里给冬瓜人工授粉,经过多次试验,他发现这种方法能让冬瓜产量提高50%以上。

2000年,周志堂成为西境村的农技员。“好东西要跟大家一起分享,一个人是种植能手还不行,只有全村村民都成为冬瓜种植能手,才能把冬瓜成功推向市场,才能实现共同致富。”周志堂说。

周志堂积极与广州市农科院的专家联系,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,取得了优质冬瓜种子。在他的带动下,西境村的冬瓜种植技术改良后利润变大,全村300多户村民纷纷以种冬瓜为第一产业。西境村的冬瓜种植亩数从原来的400亩增加到1300亩,亩产从7000-8000斤增加至12000-13000斤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冬瓜村”。

冬瓜产量和质量都提高了,如何解决销路问题呢?周志堂想方设法联系到北方地区的蔬菜收购商,向他们推介西境村的黑皮冬瓜,并亲自带他们到田里参观。由于西境村的黑皮冬瓜拥有个头大、长势强、抗病高产等优点,北方的蔬菜收购商与西境村的瓜农达成协议,每年春节前后就会到西境村收购黑皮冬瓜。

储藏技术对冬瓜价钱的高低影响比较大。西境村的冬瓜种植一年有两造,第一造冬瓜的收成时间是6月,气温较高,储藏比较困难,所以冬瓜的储藏一般在第二造。通过跟农科院的专家进行交流,周志堂学到了较为有效的储藏方法,储藏时间从2个月延长至4个月。

成立菜篮子合作社助村民增收

冬瓜一年两造的种植时间是2月到10月,10月至第二年的2月不补种其他农作物的话就会浪费土壤肥力,为提高土壤利用率,2011年,小楼镇启动《增城市北部山区推广扶贫冬种马铃薯》项目,周志堂主动申请担任技术指导,推动马铃薯种植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。目前,西境村的马铃薯种植面积约有1000亩,亩产量5000-6000斤。

同年,周志堂还成立了广州增城绿篮子蔬菜专业合作社,积极探索“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租赁了100多亩地,引进水果型木瓜、碧绿翡翠小冬瓜、淮山等新品种,不断扩大生产规模,为村民增加收益。

周志堂对记者说,他有一个农技梦,那就是带领着西境村的村民在种植业方面实现利益******化,让西境村的种植业发展在增城的村落中走在前列。为尽可能减少农民的损失,周志堂希望更多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能够进驻小楼,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,分散农户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。

作为一位敬业奉献的好人,周志堂默默地为村民付出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诠释了美丽的人生。他拥有一心为农、一生为农的工作情怀,得到了村民的认可。

移动DSP,买广告就像逛淘宝

TOP榜单の十月互联网营销花样繁多、精彩纷呈

周立波青涩旧照曝光 表情滑稽

“中国十大品牌节庆”落户襄阳诸葛亮文旅节

苏宁818,一场只是“自嗨”的“购物大爬梯”

友情链接